在龍江縣頭站鎮(zhèn)一心村,正是玉米的灌漿期,玉米長得郁郁蔥蔥,每株玉米結出了又大又漂亮的玉米棒,扒開外皮,里面露出了黃色的玉米粒,長得很密實。
龍江縣是全國產糧大縣,玉米、大豆、水稻三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5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wěn)定在50億斤。今年全縣著重依靠科技力量提升糧食單產。
龍江縣國剛玉米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徐超:“我們運用大壟雙行密植,水肥一體化,每畝地比普通種植模式,多了1200株。現在保守來說畝產2100斤,今年大豐收。”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強調,“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一年來,黑龍江省上下牢記總書記囑托,努力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yè)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在建三江七星農場的萬畝大地號,水稻田一眼望不到邊,足足有一萬五千畝,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里的水稻就迎來了收獲季。目前,每一顆水稻籽粒都已經泛黃,而且顆顆飽滿,幾乎沒有癟粒,莖稈非常粗壯,長勢喜人。
北大荒七星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秦玉秋:“每棵水稻你看多有彈性、不倒伏,四片葉莖全占上,這就能保證水稻高產。從現有的性狀來看,要比去年產量高?!?/span>
在這片稻田地里每天都有無人機進行作業(yè),今年新引進的無人機自動巡田平臺,可以給稻田里的作物進行全面“體檢”,北大荒農服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智慧農業(yè)管控平臺就可以看到體檢結果。
北大荒智慧農業(yè)農機中心主管白雪:“平臺蘊含了農業(yè)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同時通過寒地水稻生長模型的建立,科學的農藝措施、三維變量施肥等一系列技術的實施,能夠保證我們糧食大面積產能的提升?!?/span>
耕、種、管、收全流程智慧化作業(yè),農業(yè)生產由精準化、自動化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目前黑龍江省糧食產量已連續(xù)6年穩(wěn)定在1500億斤以上,連續(xù)14年全國第一。“中國糧食,中國飯碗”。作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zhàn)略后備基地,今年,黑龍江全面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五良”融合推進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
努力做強科技農業(yè)的同時,黑龍江做大綠色農業(yè),做精質量農業(yè),做優(yōu)品牌農業(yè)。統(tǒng)籌推進“四個農業(yè)”,爭當全國農業(yè)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眼下,在北大荒山河農場,鮮食玉米也迎來了收獲期。
在北緯49度,晝夜溫差非常大,平均每天的溫差在11度以上。正是因為這樣的自然條件,這里種植鮮食玉米甜度、口感都非常好。現在正在進行鮮食玉米收獲,依托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鮮食玉米收獲機械之一,每天的收獲達到300畝以上。
北大荒集團山河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郭軍:“籽實特別飽滿,而且授粉授得好,一按直爆漿。就今年這個產量,畝效益至少在700塊錢?!?/span>
基地附近還建設了加工廠,每天可以加工300噸甜玉米粒,鮮食玉米從田間到走出車間僅需要3小時,產品銷往全國10多個省份的30多個城市。
北大荒集團山河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海龍:“今年我們經過測產,鮮食玉米畝產在3500穗以上,糯玉米今年加工應該在1000萬穗,甜玉米8000噸,給我們職工增加效益應該在1000萬以上。”
黑龍江堅持把多種糧、種好糧作為重中之重,堅決扛起農業(yè)大省、糧食大省的使命責任。今年,落實增發(fā)國債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1040萬畝,更新各類農業(yè)機械9.46萬臺,下撥中央財政救災資金990萬元。據農情調度,全省糧食作物實播近2.29億畝,超國家下達計劃1061萬畝。
省農業(yè)農村廳發(fā)展規(guī)劃處副處長周陸昌:“目前從田間長勢看,全省2億多畝農作物生育進程正常,豐收在望,總產量有望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我們將牢記總書記關于‘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的殷切囑托,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加力實施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確保到2026年全省糧食綜合產能達到1800億斤以上。打造更加穩(wěn)固、可靠、堅實、安全的‘大糧倉’?!?/span>